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7-min.png)
3月26日,“从粤企看信心”采访团一行经过3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来到第三站:茂名。经过前两站考察了高大上的工业企业,茂名一行则从食品农业角度,诠释粤东西北的农商发展新形态。(3月26日凤凰网)
前年广东省振兴粤东西北发展战略出台,包括茂名在内的粤东西北地区闻风而动,砥砺前行,各个领域焕发出蓬勃的朝气和活力,“从粤企看信心”媒体粤东西北之行,转型升级的实践自然成为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。产业转型升级,显然不只是工业的产能结构调整优化,同时涵盖商业、农业、服务业等各个行业,茂名以“农商”化解“农伤”,则给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板。
农业增产难、农产品销售难、农民收入提高难,价贱伤农、增产不增收,等等,“农伤”是一直以来困扰各地的棘手难题,其中一个极为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产销脱节,农产品的种植、经营没有能够切实与市场供求接轨、共振。占地1200亩,广东地区规模最大、配置最全的的农副产品交易平台,正在建设中的茂名粤西农批农副产品综合交易中心,显然试图从农业的深度产业化、市场化谋求突破。
茂名“粤西农批”定位于“惠农惠商”,尝试建立“农商产业一体化服务模式”,致力于打造特色街区,一期招商很快受到商户的普遍青睐,超9成进驻商户中外地商户过一半,一方面说明“农商一体化”切合了市场诉求实际,另一方面表明茂名趟出的是一条更加开放的农业转型发展之路,而搭建“e市场——电子交易平台”之举,更显茂名与时俱进,利用互联网资源实现产业升级的农业强市新思路。
其实,近年来各地也在农业走向市场方面有所探索,诸如组建专业合作社、发展订单农业等等,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,但囿于农业自身发展格局,很难真正跟市场实现无缝对接,形成特色和拳头,而茂名大手笔建设的“粤西农批”,跳出农业谋划农业,侧重于资源整合和关联产业的融合,构建旅游、休闲、消费、产业为一体的农商产业4A景区,这就为告别“农伤”提供了充分的市场要素支撑。